首页 > 职业规划 > 正文
职场无意识
2014年11月20日

  导读:玉山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分享克服职场无意识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某企业的林总监,每次在开会的时候,对于领导的讲话总是嘀嘀咕咕,背后议论却又不明说。已经做了多年的中层管理者,就是还升职往往。他这种行为习惯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某一类人。只要是权威、指导形、攻击性的上司面前,他都会有这样的表现。这让他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这让林某感到非常苦恼,他也曾经想改变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似乎无乱怎么努力改变,他到某些特定的场合时又会不自觉地出现嘀咕、抱怨 行为。后来职场心理咨询师与他沟通后发现,引起林某这类职场冲突行为的深层原因是他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某种无意识情绪习惯,才导致职场的人际关系紧张。

  那么,什么是职场无意识呢?产生职场无意识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这种无意识习惯产生的引起的职场冲突呢?

  一、什么是职场无意识?

  我们认为,无意识就是个体无法没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简单地说,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如无意感知、无意记忆、无意表象、无意想象、无意注意、非口语思维和无意体验等等。

  职场无意识是指由职场的外部环境自动诱导员工个体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的过程,并且这种自动诱导的过程无法被个体所内省。职场无意识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非逻辑性和稳定性特点。

  在心理学家看来,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正是儿童时期家庭关系的缩影。童年生活在大家庭里,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种权威的形象,喜欢对孩子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无形中便会对权威的父母产生一种抗拒的、逃避的无意识习惯,成年后便会无意识地把童年对父母的感情,转移到同事和领导身上。

  案例中,上司正代表一种权威、指导性的身份,就像家庭中的家长的身份。林总监在工作中将童年时期对父母的无意识情感习惯投射到领导身上,对领导产生一种抗拒、不服从的心理无意识,导致产生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

  二、职场无意识心理原因

  1、认知严重偏差:非黑即白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早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便形成一套内在的、稳定的价值评价系统。当我们面对外界的事物时,评价系统便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做出评价的过程。如果主体活动的结果满足了主体潜在的需要,符合无意识的价值标准,主体内心可能达到某种满意的愉悦,反之,如果主体活动的结果不符合意识的价值标准,主体内心可能出现某种不快甚至忧虑。

  正是通过这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忧虑实现无意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下一活动的有意识和无意识选择,导致认知出现偏差,判断标准是非黑即白。

  无意识的评价功能无形中影响了员工的价值判断,当职场出现不符合无意识的价值标准时,产生抱怨、焦虑、工作消极的冲突行为。

  2、工作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固定

  由于无意识不受自觉的理性控制,没有目的性,也不受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干扰,一旦形成某种无意识状态,便具有一定的惯性,不像自觉的意识那样容易发生变化,因而,无意识比意识要稳定、持久得多,甚至抑制意识活动的变化。个体无意识具有稳定性,在个体长期的生活当中,形成了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工作思维模式,行为习惯。

  当职场中常常面对变化的因素,与个体固有的模式产生不协调时,造成职场上的冲突行为,表现主要有顶撞上司、工作效率低、不愿接受某项工作等行为。

  3、无意识的非理性、非逻辑

  无意识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等特征,意识活动具有理性、逻辑性等特征,与意识活动相反,无意识不受自觉意识的理性逻辑规律的制约,超越于逻辑思维结构之外,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心理形式。无意识没有固定的反映对象,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它甚至不需要语言,因而它既不受具体对象的约束,也不为人的目的所控制。

  案例中,林某尝试控制改变这种行为习惯,但发现难以改变。改变某种无意识习惯不单单要只关注某些行为模式的改变,更要关注个人的内隐的无意识层面转化。

  三、职场无意识冲突管理

  长期以来,防范职场冲突方式大多注重于客观因素和外在因素,而忽略人的心理因素,常常觉把问题表面化、简单化,而忽略的个人无意识层面的影响。无意识是主体意识不到的、不自觉的,主体无法把握和控制它,所以,改变员工的无意识行为习惯,没有直接的、有效的途径,只有靠主体长期修养才能逐步实现。

  (一)树立心理防范观念,营造自我调节心理

  员工应逐步树立职场无意识冲突防范观念,要经常从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这一独特的角度分析职场中冲突的行为原因,自觉把握职场冲突行为和人的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矫正自我心态上的偏差,稳定心态、理顺情绪、调节失衡心理、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自我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只有先从个人意识层面上改变某些无意识思维模式,才能改变某种可能会导致职场冲突的行为习惯。

  (二)实施正确培训,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引进相关的员工培训项目,通过心理教育,塑造积极、愉快的心态。心态调适和训练的方向就是心态积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境。通过心理类培训,员工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增强员工的自控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健康文明职业心理

  管理者要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环境、氛围潜在地影响受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形成一个企业内部的正确舆论和内聚力;有助于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能够促进人的身心 健康发展;能够约束人的言行,使之变得规范。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启发和引导员工去追求如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激发员工的集体归属感、自尊感、荣誉感,激励奋发向上、有所建树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责权声明: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未经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玉山人才网小编 来源:玉山人才网 | 关闭